【报送单位】:基础地质部 | 2024-11-28
为贯彻落实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—2035年)》中关于“协调地上地下空间的关系,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”“构建多维、安全、高效、便捷、可持续发展的立体式宜居城市”的要求,市地勘院围绕“1357”发展战略,积极推进地下空间地质工作,响应配合地下空间规划与地下空间立法,为首都地下空间科学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支撑。
一是地下空间地质工作成果显著。市地勘院先后以北京市平原区整体范围和首都功能核心区、城市副中心、三城一区等重要区域为任务目标,开展了不同层级和尺度的地下空间地质调查评价工作,结合三维地质建模技术,从重点分区布局和竖向规划分层两个方面,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可直接应用的地质数据,实现地质信息与城市规划需求的深度融合,提升地下空间开发的科学性与安全性,夯实地下空间发展地质基础。
▲ 北京城区五环内东西交界(上)及CBD地区(下)三维地质结构模型
▲ 北京城区五环内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图
二是城市地下空间地质评估标准完善。市地勘院牵头编制的《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评估标准》,规定了北京城市平原区地下空间及地下交通、市政设施规划前的地质适宜性评估内容、程序、方法和成果形式等。该《标准》首次将规划工作与地质工作紧密结合,不仅完善了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评估体系,更填补了北京地区在地下空间规划地质评估领域的标准空白,有力推动北京市地下空间生态安全、科学规划管控,以及开发利用的标准化进程。
三是地下空间资源安全监测体系有效运行。市地勘院已逐步开展了针对地下空间地质安全的实时监测工作,综合运用振弦类、光纤类等传感设备进行长期监测,通过数据采集、解译与综合分析,获取地下浅部层位的实时变化情况,并具备数据查询、分析以及评估功能,为保障城市安全韧性,优化可持续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基础地质支撑。
▲ 地下空间资源安全监测云平台
四是有力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。市地勘院长期积累的丰富地质成果广泛应用于北京市多个专项规划,如全市地下空间规划、通州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、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,为地下空间规划选址、规划条件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,提升了地质成果在规划领域的适用性。
下一步,市地勘院将持续深化地下空间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,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与监测,提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感知能力,为地质研究、资源开发、环境保护和灾害预警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。同时,进一步提升地质工作成果支撑服务规划水平,促进地质工作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评估体系,为首都地下空间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。
浏览量: